时间: 2025-05-01 17:5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2:58
沉毅: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沉”意味着深沉、稳重,而“毅”则表示坚定、刚强。结合起来,“沉毅”描述的是一个人性格深沉、坚定不移,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坚韧不拔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沉毅”常用来形容主角的性格特点,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虽然性格多变,但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沉毅的一面。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政治或企业管理中,形容领导者或决策者的性格时会使用。
同义词:坚定、坚毅、稳重、沉着 反义词:轻浮、浮躁、犹豫、软弱
“沉毅”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义和现代使用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保持了其原始的稳重和坚定的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沉毅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冷静和坚定。这种性格特点在社会各个层面都受到推崇,尤其是在领导者和决策者中。
“沉毅”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和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山岳般的坚定和海洋般的深邃。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力量和决心的尊重和向往。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困难,当时团队领导展现出的沉毅态度,不仅稳定了军心,也激励我们克服了难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山沉毅,不动如钟,岁月流转,唯心不移。”
视觉上,“沉毅”可能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海洋或高耸的山峰。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而有力的音乐相联系,如交响乐中的大提琴部分。
在英语中,“steadfast”或“resolute”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应“沉毅”,但这些词更侧重于坚定不移,而“沉毅”则同时包含深沉和坚定的意味。
“沉毅”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在面对挑战时的态度和行为。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准确性。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毅】
(形声。从殳,“殳”指兵器。本义:意志坚强、果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毅,有决也。 、 《论语·泰伯》-毅,强而能断也。 、 《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毅武、 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