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5:48
民生: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人民的生活”,它通常指的是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事务,包括但不限于就业、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
“民生”一词源自**古代,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原意为人民的生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
在**,民生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生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改善。
“民生”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温暖、关怀和责任感。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激发我们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社区服务项目,旨在改善当地居民的民生状况,通过提供教育资源和健康咨询,我深刻体会到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民生”:
春风拂过田野,
民生在希望中绽放。
每一粒种子,
都是未来的梦想。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人们忙碌地交易,孩子们在旁边嬉戏。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民生的繁荣和活力。
在英语中,“民生”可以对应为“livelihood”或“welfare”,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含义上可能与“民生”有所不同。
“民生”是一个充满深意的词汇,它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反映了社会的整体状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民生”这个词,有助于我更深刻地理解社会问题,并激发我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1.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 、 《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民,氓也。 、 《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 《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 、 《左传·闵公元年》-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书·盘庚上》-民不适有居。 、 《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组词】
民夫、 民户、 民居、 民服、 民宅、 民望、 民牧、 民情、 民役、 民利、 民命、 民和、 汉民;回民;藏民;民壮、 渔民;农民;牧民;民膏、 民经、 民熙物阜、 民害、 民力、 民脂、 民财、 民纪、 民祗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