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8:45
“河北杨”是指一种生长在**河北省地区的杨树品种。杨树属于杨柳科,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广泛用于防风固沙、绿化和木材生产。
“河北杨”一词直接来源于其地理分布和植物种类。杨树作为一种古老的树种,其名称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变体,但“河北杨”特指在河北省生长的杨树。
在**文化中,杨树常常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河北杨作为当地的重要树种,也承载着当地人民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情感。
提到“河北杨”,我联想到的是北方广阔的土地和坚韧的生命力。这种联想可能源于杨树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够生长的特性。
在我的家乡,河北杨是常见的树种,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在杨树下玩耍,感受它们带来的阴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河北杨”:
河北杨,挺拔如剑, 风霜雨雪,不改其颜。 绿叶摇曳,诉说着北方的故事, 岁月流转,见证着土地的变迁。
想象一片河北杨林,风吹过时,树叶沙沙作响,这种声音和视觉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坚韧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杨树可能没有特定的地理标签,但其象征意义可能相似,如在西方文化中,杨树也常常与生命力和坚韧性联系在一起。
通过对“河北杨”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词汇与地理、文化和情感的紧密联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多维度意义对于丰富表达和深化理解至关重要。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3.
【杨】
(形声。从木,昜(yáng)声。本义:植物名。落叶乔木)。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引证】
《说文》-杨,杨木也。 、 《尔雅》-杨,蒲柳。 、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