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2:30
词汇“偃拔”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词汇。以下是对“偃拔”进行的一些分析:
“偃拔”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能指的是“倒下”和“拔起”的动作。在古文中,可能用来形容植物或物体因外力而倒下或被拔起。
由于“偃拔”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中几乎不使用。在古文或特定的专业领域(如植物学、农业)中,可能会有所应用。
“偃”字在古代汉语中常有“倒下”的意思,“拔”则有“拔起”的含义。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源自古代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后来逐渐淡出常用词汇。
在古代文学中,“偃拔”可能用来形容自然灾害或战争后的景象,带有一定的悲凉色彩。
提到“偃拔”,可能会联想到自然灾害后的景象,带来一种凄凉、无助的情感反应。
由于“偃拔”是一个生僻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遇到或使用。
在创作中,可以将“偃拔”用于描述自然灾害后的场景,如:“在那场狂风暴雨后,整个森林仿佛经历了一场偃拔的洗礼。”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风暴摧毁的森林,树木偃拔,景象凄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和树木倒下的声音。
由于“偃拔”是一个中文特有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偃拔”作为一个生僻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偃】
(形声。从人,匽(yàn)声。本义:仰卧;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偃,僵也。 、 《广雅》-偃,仰也。 、 《左传·定公八年》-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鉏。 、 《吴越春秋》-迎风则偃,背风则仆。 、 、 《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
【组词】
偃腹、 偃寝、 偃斧
2.
【拔】
(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拔,擢也。 、 《苍颉篇》-拔,引也。 、 《易·乾》。郑注:“移也。”-确乎其不可拔。 、 《封氏见闻录》-拔河。 、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