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7:40
“治绩”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治理的成绩或效果。它通常用来描述政府、组织或个人在管理、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效果。
在文学中,“治绩”可能被用来评价历史人物或**的治理效果,如“他的治绩被后人传颂”。 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公共管理等,它是一个常用词汇。
同义词:政绩、治理成效、管理成果 反义词:乱政、治理失效、管理失误
“治绩”一词源于汉语,由“治”和“绩”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治”指治理、管理,“绩”指成绩、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治绩”常与政治领导人的评价相关,是衡量一个领导人或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治绩”这个词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功、高效和有序的治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治绩”这个词,但在评价政府工作或公司管理时,会考虑其治理成效。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化雨润无声,治绩昭昭映日红。”
视觉上,“治绩”可能让人联想到整洁的城市、繁荣的市场;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人们赞扬的声音。
在英语中,“治绩”可以对应为“governance performance”或“administrative achievements”。
“治绩”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用于评价治理的成效。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对治理效果的评价。
1.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
2.
【绩】
把麻纤维披开接续起来搓成线。
【引证】
《说文》-绩,缉也。从糸,责声。 、 《诗·陈风·东门之枌》-不绩其麻。 、 《诗·豳风·七月》。传:“载绩,丝事毕而麻事起矣。”-八月载绩。 、 《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退朝,朝母。其母方绩。
【组词】
绩绪、 绩女、 绩火、 绩纺
成就;功业。
【引证】
《尔雅》-绩,功也,又,业也,又,事也,又,成也。字亦作勣。 、 《声类》-勣,功也。 、 《书·尧典》-庶绩咸熙。 、 《左传·昭公元年》。按,迹也。-远绩禹功。 、 《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奔曰败绩。 、 《谷梁传·成公五年》-伯尊其无绩乎。 、 《国语·鲁语》-男女效绩。 、 《诗·大雅·文王有声》-维禹之绩。
【组词】
绩用、 绩迒、 绩阀、 绩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