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4:18
“斋居蔬食”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斋戒期间居住并食用素食。斋戒通常是指**或精神修行中的一种行为,通过禁食某些食物(尤其是肉类)或节制饮食来净化身心。
在文学中,“斋居蔬食”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虔诚的人物或修行者的日常生活,强调其精神追求和自我克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及,通常是为了描述一种简朴或节制的生活方式。在专业领域,如研究或营养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斋戒的实践和其对身体及心理的影响。
同义词:素食主义、斋戒、节食 反义词:肉食、暴饮暴食、放纵
同义词中,“素食主义”强调的是一种长期的饮食选择,而“斋戒”和“节食”则更多指的是短期的行为。反义词则代表了与斋居蔬食相对的生活方式。
“斋居蔬食”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中“斋”指的是斋戒,“居”是居住,“蔬食”则是指素食。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使用方式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斋居蔬食与和道教的修行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生活方式可能不如古代普遍,但仍有一部分人选择斋居蔬食,以追求健康或精神上的净化。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静和纯净。它让我联想到清新的空气、简单的食物和内心的宁静。这种联想可能影响我在描述简朴生活或精神修行时的表达方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尝试过一段时间的斋居蔬食,那段时间我感觉身体更加轻盈,思维也更为清晰。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并欣赏这种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斋居蔬食,心随白云,悠然自得。”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一桌简单的素食上。听觉上,可能是清晨的鸟鸣和远处寺庙的钟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asting”(禁食)或“vegetarianism”(素食主义)。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斋居蔬食”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饮食惯,更代表了一种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珍惜简单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纯净。
1.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斋,戒洁也。 、 《周礼·膳夫》-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 、 《周礼·太牢》-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 、 《论语》-斋必变食,至不多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虽斋。 、 、 、 《明史》-专意斋醮。
2.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
3.
【蔬】
(形声。从艸,疏声。本义:蔬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先秦无“蔬”字,用“疏”表示。“蔬”是汉魏间字。-蔬,菜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令发五苑之蓏、蔬、枣、栗,足以活民。 、 《周礼·太宰》。注:“疏材,百草根实可食者。”-八曰臣妾,聚敛疏材。 、 《论语》。孔注:“菜食也。”-饭疏食。 、 《国语·鲁语》-能植百谷百蔬。 、 《小尔雅》-菜谓之蔬。 、 《明史·海瑞传》-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组词】
蔬菲、 蔬笋、 蔬饭、 蔬蓏、 蔬蔌、 蔬圃、 蔬茹
种菜。
【引证】
清·顾炎武《复庵记》-有松可荫,有地可蔬。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