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9:06
词汇“吉隆之喜”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吉隆”和“之喜”两个部分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吉隆之喜”字面意思是指吉祥和隆重的喜悦。其中,“吉隆”意味着吉祥和隆重,“之喜”则强调这种吉祥和隆重所带来的喜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非常喜庆和值得庆祝的场合。
“吉隆之喜”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近代汉语中形成的,用以形容特别喜庆的场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重大节日或庆典时。
在文化中,喜庆和吉祥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吉隆之喜”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喜庆场合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热闹、欢乐和幸福的场景。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参加朋友的婚礼时听到人们用“吉隆之喜”来形容现场的喜庆气氛,这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个成语的生动和贴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吉隆之喜,花开满园笑语盈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热闹的婚礼场景,人们笑容满面,彩带飘扬;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欢快的节日乐曲,如《喜洋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oyous celebration”或“festive deligh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喜庆和欢乐的氛围。
“吉隆之喜”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人对喜庆和吉祥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凶阨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
1.
【吉】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兵器,下象盛放兵器的器具。合起来表示把兵器盛放在器中不用,以减少战争,使人民没有危难。本义:吉祥;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吉,善也。 、 《周书·武顺》-礼义顺祥曰吉。 、 《易·坤》-安贞吉。 、 《书·皋谟》-吉哉。 、 《论衡·初禀》-文王当兴,赤雀适来;…吉物动飞而圣遇也。
2.
【隆】
(形声。从生,降省声。本义:高)。
丰大;高。
【引证】
《说文》-隆,丰大也。 、 《尔雅·释山》。注:“山中央高。”-宛中隆。 、 《战国策·齐策一》-虽隆薛之城。 、 《史记·高祖纪》-隆准而龙颜。 、 《吕氏春秋·秋期贤》-段干木之隆。 、 《淮南子·泛论》-降冲以攻。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德隆望尊。
【组词】
隆穷、 隆颓、 隆岳、 隆恩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喜】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引证】
《说文》-喜,乐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 、 《素问·五远行大论》-其志为喜。 、 《诗·小雅·菁菁》-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嘿然大喜。 、 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三保亦自喜。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
【组词】
喜洽、 喜之不尽、 喜匆匆、 喜欢不杀、 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