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7:29
“射天狼”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文学,尤其是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里的“天狼”指的是天狼星,古人认为天狼星是凶星,象征着侵略和战争。因此,“射天狼”字面意思是射下天狼星,比喻抵御外敌或克服困难。
在文学作品中,“射天狼”常用来表达英雄气概和决心,尤其是在面对困境或敌人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讨论中,它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天文学或古代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有其特定的学术意义。
“射天狼”源自苏轼的诗句,后来成为表达英雄主义和坚定决心的成语。在历史演变中,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比喻任何需要勇气和决心的情况。
在**文化中,“射天狼”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定。这个词汇在社会背景中常常与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强烈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古代英雄的形象,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畏和决心。这种联想影响了我对勇气和坚持的理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困难,当时我鼓励团队成员说:“我们要像射天狼一样,坚持到底,克服所有困难。”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写:“夜空中,星辰闪烁,我心向北,射天狼。”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将军挽弓射箭的英姿;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激昂的古风音乐,增强“射天狼”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ot for the stars”,意指追求高远的目标,但与“射天狼”的战斗和抵御意义不同。
“射天狼”这个词汇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文学表达,也是一种精神象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文化的精髓。
1.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狼】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 《诗·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