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1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17:05
词汇“吊书”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和分析,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因此,我将从这个词汇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吊书”从字面上理解,可能是指“悬挂的书”或者“吊起来的书”。这种表达可能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出现,比如在描述一种特殊的书籍展示方式或者在某种艺术装置中。
由于“吊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例如:
由于“吊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吊”和“书”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书籍的一种特殊状态或展示方式。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书籍的展示方式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在某些艺术展览中,吊书可能被用作一种装置艺术,以此来探讨阅读和书籍的新形式。
对于我来说,“吊书”可能带来一种新奇和创意的联想,它可能象征着对传统阅读方式的挑战和创新。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遇到“吊书”这个词汇,但如果在一个艺术展览中看到这样的展示方式,我会感到非常好奇和兴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吊书从天而降,
字字句句,轻盈如梦。
翻页间,思绪飞扬,
在空中,书写着无限的可能。
想象一下,在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中,吊书轻轻摇晃,伴随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这种场景可能会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在不同的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来描述书籍的特殊展示方式,但具体的词汇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尽管“吊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思考书籍的展示和阅读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探索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1.
【吊】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 、 《礼记·曲礼》-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 、 贾谊《吊屈原赋》-敬吊先生。
【组词】
吊纸、 吊问、 吊死、 吊祠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