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7:1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7:15:39
“吊儿郎当”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态度不认真、做事马虎、不负责任的样子。字面意思上,“吊儿”指的是悬挂的东西,引申为松散、不牢靠;“郎当”则有摇摆、不稳的意思。结合起来,这个词汇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随意、不拘小节。
在文学作品中,“吊儿郎当”常用来刻画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物形象,如小说中的懒散青年或不负责任的官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则更多用于日常交流,用来批评或描述那些做事不认真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管理学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警示人们对待工作或学*的态度。
同义词中,“马虎”强调做事不细心,“懒散”强调缺乏动力和活力,“敷衍”强调做事不真诚,而“不认真”则直接指出了态度的不端正。反义词则从正面描述了认真负责的态度。
“吊儿郎当”这个词汇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其形象的描述性质表明它可能源自民间口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书面语所接受并广泛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和认真是被高度推崇的美德。因此,“吊儿郎当”这个词汇在社会中通常带有负面评价,用来批评那些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
这个词汇通常会引起一种轻视或不满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不努力、不进取的人,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这些人的看法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那些经常迟到、工作不认真或学*不努力的朋友或同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识吊儿郎,花落人闲梦自长。”这里通过“吊儿郎”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的样子。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松的背景音乐,如爵士乐,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ack off”或“mess around”,它们都有不认真做事的含义,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吊儿郎当”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还反映了社会对勤劳和认真的价值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意思和情感非常重要。
正说着,石岜吊儿郎当走进后台。
你不能总是这样吊儿郎当的好不好?
1.
【吊】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 、 《礼记·曲礼》-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 、 贾谊《吊屈原赋》-敬吊先生。
【组词】
吊纸、 吊问、 吊死、 吊祠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3.
【郎】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引证】
《说文》。按,鲁有二郎。-郎,鲁邑也。
4.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