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8:41
承付 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商业和经济领域。字面意思是指承担支付的责任或义务。在金融交易中,承付通常指的是一方承诺在特定条件下支付一定金额给另一方。
承付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承”(接受、承担)和“付”(支付)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分别有独立的使用,现代汉语中结合使用,形成了特定的商业术语。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承付这一概念体现了这些价值观,特别是在商业交易中,强调了承诺和信用的社会意义。
承付 这个词给人一种责任感和可靠性的联想。它暗示了一种承诺和义务的履行,因此在情感上可能与信任和安全感相关联。
在个人生活中,承付可能体现在承担家庭经济责任或履行个人债务上。例如,一个人可能承付了家庭的所有开销,或者在朋友间借钱时承诺按时还款。
在诗歌中,承付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承诺和责任感:
“在风雨中,我承付着对你的誓言, 如同山岳承付着岁月的重压。”
承付 可能让人联想到正式的文件、银行的柜台或严肃的商业会议。视觉上,可能与整洁的合同文件和专业的金融图表相关。听觉上,可能与银行职员的正式语调和商业谈判的严肃氛围相关。
在英语中,承付 的概念可以对应到“honor”或“commit to pay”。在不同的文化和法律体系中,承付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承付 是一个在商业和经济领域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精确性,也反映了社会对诚信和责任感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承付这一词汇,对于准确传达经济和法律相关的信息至关重要。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付】
(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付,与也。 、 《广雅》-付,予也。 、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组词】
付法、 付任、 付治、 付推、 付度、 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