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7:32
“幽娴”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幽”和“娴”。其中,“幽”通常指深邃、隐秘或安静,而“娴”则指文雅、娴熟。结合起来,“幽娴”形容一个人或环境既深邃又文雅,具有一种内敛而高雅的气质。
在文学作品中,“幽娴”常用来形容女性的气质,如“她举止幽娴,言语间透露出一种不凡的韵味。”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特定人物或环境时,仍能传达出一种深邃而文雅的感觉。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中,“幽娴”可以用来形容作品的风格或艺术家的气质。
同义词:
反义词:
“幽”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深邃、隐秘。“娴”字则较晚出现,原意为文雅、娴熟。两个字结合成“幽娴”,可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逐渐形成,用以形容人的气质或环境的氛围。
在**传统文化中,“幽娴”常与女性的美德相联系,如《红楼梦》中的女性角色常被描述为幽娴雅致。这种描述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文雅、内敛气质的推崇。
“幽娴”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或是静谧的花园、古朴的书房等场景。这种联想往往带有一种怀旧和浪漫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艺术展览中看到一幅画,画面中的女性形象被描述为“幽娴”,这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个词恰如其分地捕捉了画中人物的气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幽娴”:
月光下,她的身影幽娴,
如古卷中走出的仙子,
每一转身,都带着岁月的沉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典女性在静谧花园中的画面,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或古琴的悠扬旋律,这样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能很好地传达“幽娴”的意境。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graceful and serene”(优雅而宁静)来近似表达“幽娴”的含义。
“幽娴”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韵味,它不仅描述了人的气质,也传达了一种文化和审美的价值。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沟通的艺术性。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娴】
(形声。从女,闲声。本义:文雅;柔美文静,庄重不轻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嫺,雅也。 、 《后汉书·马援传》注-嫺雅,犹沈静也。 、 张衡《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妖冶娴都。 、 《论衡·定贤》-或骨体娴丽。 、 曹植《静思赋》-夫何美女之娴妖,红颜晔而流光。
【组词】
娴婉、 娴丽
熟悉(掌握得熟練自如)。
【引证】
《明史 戚繼光传》-今邊兵惟習馬耳,未娴山战、林战、谷战之道也。 、 《畫图緣》-這花生,已弃詩书而娴韜略。 、 《史記賈屈原賈生列传》-娴于辭令。
【组词】
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