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7:50
词汇“慈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结合起来,“慈恺”可以理解为形容一个人性格和善、心情愉悦、待人宽厚的状态。
由于“慈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用以形容人的性格或气质。
在**传统文化中,“慈”字常与孝道、家庭美德联系在一起,而“恺”字则较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复合词中,如“恺悌”(和乐平易)。
由于“慈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形容词组合来表达相似的意思,如英语中的“kind and cheerful”。
“慈恺”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含义主要体现在对人和善、心情愉悦的描述上。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考虑语境和听众的理解程度。
1.
【慈】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慈,爱也。 、 《庄子·盗跖》-尧不慈舜不孝。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一曰慈幼。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慈和遍服曰顺。 、 《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其次为慈母。 、 《管子·形势解》-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 《贾子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 、 《颜氏家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组词】
慈幼、 慈亲、 慈泪
2.
【恺】
(形声。从心,豈声。本义:欢乐,和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豈,愷实同一字。-恺,乐也。 、 《庄子·天道》。又如:恺悌(和乐平易,平易近人。也作恺弟,岂弟);恺恻(和乐恻隐);恺豫(和乐)-中心物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