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3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4:30
慈念: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慈”意味着仁慈、慈爱,而“念”则表示思念、考虑。结合起来,“慈念”通常指的是一种充满慈爱的关怀和思念,强调对他人的深切关心和爱护。
“慈念”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义和现代使用基本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场景和语境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慈念”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相呼应,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责任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被用来强调社会和谐与人文关怀。
“慈念”这个词给人以温暖、安慰和希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庭、亲情和社区的温馨场景,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慈善活动中听到“慈念”这个词,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激励我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慈念”:
春风拂过,慈念如织,
心间暖流,绵延不绝。
“慈念”这个词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柔和的音乐和温馨的家庭照片,带来一种宁静和满足的感觉。
在英语中,“慈念”可以对应为“tender thoughts”或“loving concer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情感是相似的。
通过对“慈念”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深切情感和人文关怀方面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加深了我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认识。
1.
【慈】
(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慈,爱也。 、 《庄子·盗跖》-尧不慈舜不孝。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周礼·大司徒》。注:“爱幼少也。”-一曰慈幼。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服注:“上爱下曰慈。”-慈和遍服曰顺。 、 《礼记·内则》。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其次为慈母。 、 《管子·形势解》-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 《贾子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 、 《颜氏家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组词】
慈幼、 慈亲、 慈泪
2.
【念】
(形声。从心,今声。本义:常思;思念,惦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念,常思也。 、 《诗·大雅·文王》-天念尔祖。 、 《诗·邶风·谷风》-不念昔者。 、 《论语》-不念旧恶。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史记·陈涉世家》-念鬼。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念母劳家里。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念蒙君实。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平生奇览,而有奇若此。
【组词】
念诵、 念恤、 念旧、 念思、 念想、 念一、 念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