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6:47
词汇“奉扰”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奉扰”字面意思是指恭敬地打扰或麻烦别人。其中,“奉”表示恭敬、尊重,“扰”表示打扰、麻烦。这个词汇通常用于表达一种礼貌的请求或打扰。
“奉扰”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奉”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表示双手捧物,引申为恭敬;“扰”字则表示扰乱、打扰。随着语言的发展,“奉扰”逐渐固定为一个表示礼貌打扰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礼貌和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奉扰”这个词汇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打扰他人时也要保持礼貌和尊重。
“奉扰”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温和、礼貌的感觉,使用时通常伴随着一种谦逊和尊重的态度。它让人联想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交往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写信或请求帮助时使用“奉扰”,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忽闻轻声奉扰,原是邻家小童,借灯一盏,共话桑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安静的夜晚,一个人轻轻敲门,礼貌地请求进入。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礼貌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xcuse me”或“May I bother you for a mom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礼貌和尊重。
“奉扰”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礼貌和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礼貌和和谐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奉扰”可以增强沟通的和谐性和有效性。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扰】
(形声。从手,擾省(yōu)声。本义:搅扰;扰乱)。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扰,扰乱也。 、 《左传·襄公四年》-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道,豪杰并扰。 、 《三国志·吴主传》-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 《广东军务记》-(逆夷)不敢复行兹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大惊扰。
【组词】
扰搅、 扰怨、 扰紊、 扰逼、 扰累、 扰习、 扰夺、 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