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48
“事奉”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忠诚服务,尤其是在或精神层面上的服务。在教文化中,“事奉”特指信徒对上帝的忠诚服务和敬拜。
“事奉”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执行任务或职责。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语境中,其含义逐渐聚焦于对神或权威的忠诚服务。
在许多文化中,“事奉”与忠诚、奉献和牺牲紧密相关。在团体中,事奉是信徒表达信仰和参与活动的重要方式。
“事奉”一词常常引发关于奉献、忠诚和无私的正面情感联想。它鼓励人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服务他人和社会。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在教会中全心全意地事奉,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对服务和社区参与的看法。
在诗歌中,“事奉”可以被用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承诺:
在晨曦的光芒中,我事奉你,
以心灵的每一滴露水,
以灵魂的每一次呼吸。
想象一位牧师在教堂中主持礼拜的场景,或是志愿者在社区中心帮助他人的画面,这些都能引发关于“事奉”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事奉”可以对应为“serve”或“worship”,具体取决于语境。在其他文化中,如印度教,“事奉”可能对应为“seva”,意指无私的服务。
“事奉”是一个充满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涉及日常的服务行为,还触及到精神层面的奉献和忠诚。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事奉”有助于我更深刻地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对信仰的承诺。
1.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2.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