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4: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4:20:13
词汇“奉循”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奉”和“循”。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奉循”进行深入分析。
“奉循”的字面意思是遵循、遵从或按照某种规则、指示行事。它强调的是对权威或传统的尊重和服从。
“奉”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是双手捧物,引申为接受、遵从。“循”字原意是顺着、沿着,引申为遵循、遵从。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了对某种规则或指示的严格遵守。
在**传统文化中,“奉循”体现了对权威和传统的尊重,这在儒家文化中尤为重要。它强调了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重要性。
“奉循”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和对权威的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奉循”可能体现在对家庭传统的尊重,如遵循家族的节日*俗,或在工作中的职业操守,如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奉循”来表达对传统的尊重:
岁月如梭,我奉循着古老的诗篇,
在时光的长河中,寻找那不变的真理。
视觉上,“奉循”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遵循礼仪的场景,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庄重的音乐或仪式。
在英语中,“奉循”可以对应为“follow”或“adhere to”,但这些词汇没有“奉循”所包含的尊重和服从的意味。
“奉循”是一个强调尊重和服从的词汇,它在文学和专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奉循”可以增强表达的正式性和庄重性。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循】
(形声。从彳,盾声。彳(chì),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顺着,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循,行顺也。 、 《庄子·天道》-循道而趋。 、 《庄子·列御寇》-循墙而走。 、 《书·顾命》-率循大下。 、 《淮南子·本经》-五星循轨。 、 《淮南子·原道》-循天者,与道游者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循山而南。 、 《吕氏春秋·察今》-循表而夜涉。 、 《聊斋志异·促织》-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 、 清·姚鼐《登泰山记》-循以入。
【组词】
循轨、 循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