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1:21
词汇“奉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奉持”字面意思是指恭敬地持有或保持某物,通常用于表示对某事物的尊重和维护。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坚持某种信仰、原则或态度。
“奉持”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奉”意为恭敬地接受或持有,“持”意为保持或持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主要用于表达对某事物的尊重和坚持。
在**传统文化中,“奉持”常与道德、信仰和传统联系在一起,强调对这些价值的尊重和维护。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强调对某种原则或理念的坚持。
“奉持”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严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对某种重要事物的忠诚和坚守,可能引发人们对坚持和忠诚的正面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一生奉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对教育的态度和职业选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奉持”: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奉持着心中的灯,
不为风雨所熄,不为黑暗所困。
“奉持”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书籍、庄严的仪式或坚定的眼神,视觉上可能与古朴的书籍封面或庄严的仪式场景相关,听觉上可能与庄重的音乐或坚定的誓言相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uphold”或“adhere to”,它们也表达了坚持和维护的意思,但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奉持”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表达了坚持和维护的意思,还强调了对某事物的尊重和忠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某种价值或原则的坚持和尊重。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