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7:44
“扶墙摸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手扶着墙壁,摸索着前进。基本含义是指在黑暗或不熟悉的环境中,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比喻做事谨慎小心,不敢大胆行动。
“扶墙摸壁”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人们对黑暗中摸索行为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谨慎小心的行为。
在**文化中,谨慎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扶墙摸壁”这个成语在强调谨慎的同时,也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谨慎、小心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在黑暗中摸索的情景,带来一种不安或紧张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陌生的旅行中使用过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行为,当时我对当地环境不熟悉,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谨慎。
在诗歌中,可以将“扶墙摸壁”融入描述夜晚探险的场景,如:“夜幕降临,星光稀疏,我扶墙摸壁,探寻未知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黑暗的走廊中摸索前进的情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紧张的音乐来增强这种摸索前进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el one's way”,意思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摸索前进,但不如“扶墙摸壁”形象具体。
“扶墙摸壁”这个成语在描述谨慎行为时非常形象,它不仅体现了谨慎的文化价值观,还能在多种语境中灵活运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这两个鸟男女,正在缸里扶墙摸壁扎挣。
不过说到开国会,定宪法,都是些~的政论,没一个挥戈回日的奇才。
1.
【扶】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车至门扶。 、 《左传·宣公二年》-遂扶以下。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组词】
扶绰、 扶策、 扶掖、 扶挈、 扶将
2.
【墙】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3.
【摸】
(形声。从手,莫声。本义:用手接触或轻摩物体)。
同本义。
【引证】
《后汉书·蔡邕传》-邕读(曹娥碑),能手摸其文读之。
【组词】
摸脸;摸摸她的手;这衣料摸着很软;摸索、 摸挲、 摸牌
4.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壁,垣也。 、 《风俗通》-壁亦土也。 、 张衡《思玄赋》-观壁垒于北落兮。 、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 、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组词】
壁有耳、 壁中书、 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