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8 06:1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8 06:15:54
“乌文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种颜色深黑、质地坚硬的木材。这种木材通常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工艺品或建筑材料。
“乌文木”一词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对木材的分类和命名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有所演变,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乌文木因其深沉的颜色和坚硬的质地,常被视为高贵和典雅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乌文木仍然被广泛用于高档家具和装饰品,体现了人们对品质和传统的追求。
“乌文木”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典、稳重和永恒。它给人一种坚实和可靠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神秘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观过一个家具展览,其中有一件用乌文木制作的屏风,其精美的工艺和深沉的色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乌文木”:
乌文木的纹理, 如同岁月的痕迹, 深沉而静谧, 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想象一块乌文木的表面,其深黑色的纹理在光线下显得格外迷人。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木匠在雕刻乌文木时发出的沉稳而有节奏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深色硬木可能被称为不同的名称,但其象征意义和用途可能相似。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黑檀木(ebony)也是一种深色硬木,常用于高档家具和乐器。
“乌文木”这个词不仅指代一种特定的木材,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乌】
2.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3.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