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1:12
扶摇而上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扶摇”指的是大风,而“而上”表示向上。整个成语形容物体或人随着大风迅速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发展或人迅速提升地位。
扶摇而上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原指大鹏鸟乘着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后用来比喻人的地位迅速上升或事物迅速发展。
在文化中,扶摇而上 常与成功、进步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于快速成功和发展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成功、进步和希望。它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证一个朋友通过不懈努力,从基层员工扶摇而上成为公司的高级经理,这个成语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他的职业发展轨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扶摇而上,花开满园香。” 这里,成语被用来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花朵的盛开。
想象一幅画面:一只大鹏鸟在蓝天中扶摇而上,背景音乐是激昂的交响乐,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强化了成语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kyrocket”或“soar”,如“His career skyrocketed to the top.” 这些表达也传达了迅速上升的含义,但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与“扶摇而上”有所不同。
扶摇而上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上升,更象征着精神上的提升和事业上的成功。它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情感价值,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重要的词汇。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将有助于我在未来的语言使用中更加准确和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须臾,渐高渐大,~,直到九霄空里,化成个大鹏。”
1.
【扶】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车至门扶。 、 《左传·宣公二年》-遂扶以下。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组词】
扶绰、 扶策、 扶掖、 扶挈、 扶将
2.
【摇】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摇,动也。 、 《尔雅》-摇,作也。 、 《管子·心术》-摇者不定。 、 《庄子·则阳》-复命摇作。 、 《考工记·矢人》-夹而摇之。 、 《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蒙络摇缀。 、 柳宗元《断刑论》-痒不得搔,痹不得摇。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摇头而歌。 、 清·姚鼐《登泰山记》-动摇承之。
【组词】
摇旗打鼓、 摇铃打鼓、 摇颭、 摇风、 摇摆气势、 摇席破座、 摇唇鼓舌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