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2:05
扶掖(fú y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扶持和提携。它通常用来描述在困难或需要帮助时给予支持和帮助的行为,尤其是在帮助他人成长、进步或克服困难方面。
“扶掖”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扶”意为扶持,“掖”意为提携或扶持。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对后辈或下属的关爱和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扶掖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尊师重道的传统中,长辈对晚辈的扶掖被看作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这种文化背景使得“扶掖”一词带有浓厚的道德和伦理色彩。
“扶掖”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帮助他人、共同成长的美好画面。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词可以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他人关怀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学术研究中得到过导师的扶掖,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扶掖”的重要性,也激励我在未来能够帮助他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歌,扶掖同行,共谱人生华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手把手地教导一个年轻人,传递知识和经验。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温暖、柔和的旋律来表达“扶掖”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entor”或“support”,但这些词汇没有“扶掖”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和伦理意义。
“扶掖”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更传递了一种价值观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扶】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同本义。
【引证】
《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车至门扶。 、 《左传·宣公二年》-遂扶以下。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组词】
扶绰、 扶策、 扶掖、 扶挈、 扶将
2.
【掖】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
【引证】
《说文》-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从手,夜声。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余掖杀国子。 、
【组词】
掖进
扶助;提携。
【引证】
《诗·陈风·衡门》序-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
【组词】
奖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