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12
妇孺 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妇”指的是成年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孺”指的是儿童,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因此,“妇孺”字面意思是指妇女和儿童,通常用来指代社会中较为脆弱和需要保护的群体。
在不同的语境中,“妇孺”的使用有所不同:
“妇”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已婚女性;“孺”字则较晚出现,原意为幼儿。两者结合使用,强调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保护。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孺”常被视为需要特别关照的群体,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意识。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也常用于强调人道主义和保护政策。
提到“妇孺”,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需要关怀、保护和照顾的形象,引发同情和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关于保护妇孺的倡议或政策,或在社区活动中参与相关的志愿服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妇孺”来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如:
愿战火不再蔓延, 妇孺得以安眠。
想象一幅画面:在宁静的村庄中,妇女和孩子们在阳光下欢笑,这幅画面传达了和平与安宁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omen and children”,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这一群体的脆弱性和需要保护的特点。
“妇孺”这个词在语言中承载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保护的意味,无论是在文学、口语还是专业领域,都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社会保护工作中。
1.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
2.
【孺】
(形声。从子,需声。子,古代指小孩子,不分性别都称子。本义:小孩子,尤指幼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孺,乳子也。 、 《礼记·内则》-孺子早寝晏起。 、 《孟子》-今人乍见孺子。
【组词】
孺童、 孺弱、 孺慕、 孺齿、 孺儿、 孺子欢、 孺月、 孺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