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4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46:58
“劳心忉忉”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劳心”和“忉忉”两个词组成。其中,“劳心”指的是费心、操心,而“忉忉”则形容忧虑不安的样子。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因为过度操心而感到忧虑不安。
在文学作品中,“劳心忉忉”常用来形容人物因某事而内心焦虑不安,如在古代诗词中描述君王或官员为国家大事忧心忡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为家庭、工作或其他个人问题而感到心烦意乱。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因过度担忧而影响工作效率或心理健康的状态。
“劳心忉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文人对国家大事或个人命运的忧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政治或社会层面,也用于描述个人的内心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忧国忧民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因此“劳心忉忉”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赞颂那些为国家或民众操心的人。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个人的内心状态,反映了现代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普遍心理状态。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忧郁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过度担忧而无法放松的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应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无休止地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工作压力而劳心忉忉的朋友,他们的状态让我意识到适当的放松和调整心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劳心忉忉,星光点点,照不进心窗。”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夜晚徘徊,脸上带着忧虑的表情。听觉上,可能是一首低沉的音乐,伴随着忧郁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orried sick”或“anxious and restl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是相似的。
“劳心忉忉”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内心状态。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的汉语词汇,还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心理状态。
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忉】
忧愁;忧伤。
【引证】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痛忉怛以摧心。
【组词】
忉利天、 忉忉、 忉怛
4.
【忉】
忧愁;忧伤。
【引证】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痛忉怛以摧心。
【组词】
忉利天、 忉忉、 忉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