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15:33
劳师糜饷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劳(劳累)、师(军队)、糜(浪费)、饷(军粮)。字面意思是军队劳累且浪费军粮,比喻无谓地耗费人力物力。
在文学作品中,劳师糜饷 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考虑实际效果,盲目行动导致资源浪费的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军事、历史或经济讨论中,它是一个有力的批评工具。
劳师糜饷 源自**古代军事用语,最初用于描述战争中的资源浪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扩大到任何形式的资源浪费行为。
在文化中,节约和效率是重要的价值观。劳师糜饷** 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下对资源浪费的批判态度。
这个词组通常带有一种批评和遗憾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无谓的牺牲和浪费,引发对效率和明智决策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劳师糜饷 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考虑后果,盲目行动的行为,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要更加审慎。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劳师糜饷,战鼓声中,
白骨露野,悲风四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场的画面,士兵疲惫不堪,军粮散落一地,传达出浪费和失败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aste of manpower and resources",但缺乏劳师糜饷 这种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劳师糜饷 是一个有力的批评工具,它不仅揭示了资源浪费的问题,还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和后果。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旷日绵岁,劳师废财。
正因为军粮来之不易,所以皇上才急着要解锦州之围,免得~。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3. 【糜】 一种不粘的黍
4.
【饷】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餉,饟也。 、 《广韵》-餉,餉馈。 、 《说文》-饟,周人谓餉曰饟。 、 《尔雅》-饟,馈也。 、 《汉书·食货志下》-种饟粮食。 、 《汉书·严助传》-輓车奉饟者。 、 《后汉书·章帝纪》。注:“餉,粮也,古餉字。”-为雇耕佣,凭种餉。 、 前蜀·韦庄《纪村事》-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组词】
饷田、 饷人、 饷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