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6:25
“半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半数或一半的筹码,引申为指数量或程度上的不完全、不充分。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只具备部分能力或条件,不足以完成任务或达到预期目标。
在文学作品中,“半筹”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能力或条件有限,如“他虽有才华,但经验不足,只能算是个半筹的艺术家。”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准备或能力不足,如“这次考试我只准备了半筹,估计成绩不会太好。”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策略游戏中,“半筹”可能指战术或策略上的不充分。
“半筹”一词源于古代的赌博用语,原指赌博时筹码的一半。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不完全”或“不充分”的概念。
在**文化中,“半筹”常带有贬义,暗示某人或某事的不成熟或不完整。这种观念可能源于对完美和全面的追求,以及对不充分状态的不满。
“半筹”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轻微的失望和不足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努力但仍未达到预期目标的情景,有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完美主义的期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几次因为准备不足而感到“半筹”的情况。例如,在一次重要的演讲中,我虽然做了很多准备,但因为紧张和经验不足,感觉自己只发挥了部分能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半筹”:
星光半筹,月影朦胧,
夜色中,我寻觅着完整的梦。
“半筹”这个词让我联想到模糊的图像和断断续续的声音,就像是一幅未完成的画作或一首未调好的乐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lf-baked”或“half-hearted”,都表达了不完全或不充分的意思。
通过对“半筹”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不充分状态的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完美和全面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半筹”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想法和感受。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筹】
(形声。从竹,夀声。本义:计数的用具)。
壶矢。古代投壶用的签子,形如箭笴。
【引证】
《说文》。谓投壶之矢为 筹。-筹,壶矢也。 、 《礼记·投壶》。注:“矢也。”-筹室中五扶。 、 《仪礼·乡射礼》-箭筹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