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5:34
劳役地租是指在封建社会中,农民被迫为地主提供无偿劳动的一种地租形式。这种地租通常是农民在完成自己的耕作后,额外为地主耕作一定天数的土地,以此作为对土地使用权的补偿。
在文学作品中,劳役地租常常被用来描绘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不公,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就有对农民被迫劳役的描写。在口语和日常对话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同义词:徭役、无偿劳动、强制劳动 反义词:雇佣劳动、有偿劳动、自由劳动
劳役地租一词源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地租形式逐渐被货币地租和实物地租所取代。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地用于历史研究和教育中,用以解释过去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在**封建社会,劳役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不平等,是社会不公的象征。
劳役地租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的苦难,它唤起人们对历史不公的反思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在历史学*中,我了解到劳役地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
在创作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劳役地租如枷锁,束缚着无数疲惫的灵魂。”
想象一幅画面:农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而地主却在阴凉处悠闲地品茶。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劳役地租的残酷和不公。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剥削形式也有所体现,如欧洲的农奴制,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剥削关系。
劳役地租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对过去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现代社会的进步和自由。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4.
【租】
(形声。从禾,且(jū)声。从禾,与谷物有关。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又指按田地征收的捐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租,田赋也。 、 《广雅》-租,税也。 、 《急就篇》-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 《管子·国蓄》-租籍者,所以强求也。 、 《汉书·文帝纪》-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 唐·杜甫《兵车行》-县官急索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当其租入。
【组词】
租更、 租委、 租刍、 租输、 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