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7:22
词汇“廷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廷疏”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在朝廷中提出的奏疏,即官员向提出的正式书面建议或报告。在古代,官员通过奏疏向**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这是一种正式的沟通方式。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廷疏”可能指的是官员向**提出的奏疏。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研究古代政治制度或历史文献的专业领域。
“廷疏”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廷”指朝廷,“疏”指疏通、陈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变化,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太常见。
在古代,廷疏是官员与沟通的重要方式,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它体现了官员的责任感和对国家事务的参与。
对于我来说,“廷疏”可能唤起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因为它与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礼仪有关。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忠诚、智慧和责任感。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我在生活中没有直接遇到与“廷疏”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廷疏”融入到一个关于古代政治斗争的故事中,描述一个官员如何通过一篇精心准备的廷疏来影响**的决策。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像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廷疏”的背景和氛围。例如,想象在庄严的宫殿中,官员手持奏疏,缓缓走向**的场景。
由于“廷疏”是一个特定于**古代政治制度的词汇,它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廷疏”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反映了古代*政治制度的一部分。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太常用,但对于理解古代政治和文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过去的时代。
1.
【廷】
(形声。从廴,壬(tíng)声。廴(yǐn),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廷,朝中也。 、 《楚辞·王逸·九思逢尤》-虎兕争兮于廷中。 、 《汉书·陆逵传》-游汉廷公卿间。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 、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廷中皆大笑。
【组词】
廷臣、 廷吏、 廷推、 廷魁
2.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疏,通也。 、 《国语·周语》。注:“通也。”-疏为川谷,以导其气。 、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柳宗元《天说》-疏为川渎、沟洫、陂池。 、 《史记·河渠书赞》-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组词】
疏决、 疏漏、 疏源、 疏瀹、 疏辟、 疏涤、 疏治、 疏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