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5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55:10
即时贴:即时贴是一种带有粘性的便签纸,通常用于临时标记或记录信息,以便快速粘贴和移除,不会留下残留物。它由3M公司的科学家在1970年代发明,最初被称为“便利贴”(Post-it Notes)。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即时贴可能被用作象征,代表记忆、提醒或临时性的思考。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提到使用即时贴来记事或提醒自己。 专业领域:在办公室环境中,即时贴常用于标记文件、提醒任务或作为会议中的临时笔记。
同义词:便签、便利贴、便条、记事贴 反义词:无(即时贴是一种特定产品,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即时贴最初是由3M公司的科学家斯宾塞·西尔弗(Spencer Silver)在19*8年意外发明的。他原本试图开发一种强力粘合剂,但最终得到了一种粘性较弱、可重复使用的粘合剂。1974年,亚瑟·弗莱(Arthur Fry)利用这种粘合剂发明了便利贴,并在1980年正式推向市场。
即时贴在现代办公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组织和提醒的象征。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多样,也反映了个性化和创意表达的趋势。
即时贴给人以实用、便捷和灵活的印象。它们常与高效工作和创意灵感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即时贴来标记书籍的重要章节,或在厨房中提醒自己购买食材。
在诗歌中,即时贴可以象征时间的短暂和记忆的片段:
即时贴上的字迹, 随风轻轻飘动, 提醒我, 那些逝去的瞬间。
即时贴的鲜艳颜色和整齐排列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在听觉上,它们可能与撕下纸张的轻微声响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语言中,即时贴通常被称为“便利贴”或“便签”,但其核心功能和使用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相似。
即时贴作为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发明,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便利,也成为了创意和组织工具的象征。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即使是小发明也能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即】
(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即,就食也。 、 《仪礼·公食礼》-席末取粮即稻。 、 《易·鼎》。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3.
【贴】
(形声。从贝,占声。本义:典当)。
同本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民日贴妇卖儿。
【组词】
贴钱、 贴典、 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