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35
“外廷”一词在古代宫廷制度中指的是处理政务的地方,与“内廷”相对。内廷通常是及其后妃居住和处理私人事务的地方,而外廷则是接见大臣、处理国家大事的场所。
在文学作品中,“外廷”常用来描绘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和权力的斗争。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政治学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外廷”一词源于古代**的宫廷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在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中,这个词频繁出现,是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词汇。
在古代社会,外廷是权力和政治斗争的中心,许多历史和人物都与外廷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是政治决策的地方,也是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场所。
提到“外廷”,我联想到的是古代宫廷的庄严和神秘,以及那些在权力斗争中沉浮的历史人物。这个词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政治的严肃性。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经常需要研究古代**的政治制度,因此“外廷”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术语。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外廷”:
金碧辉煌外廷中,
权谋交织影重重。
一纸诏书定乾坤,
千古风云变幻中。
想象一幅画面: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坐在龙椅上,大臣们分列两侧,气氛庄重而紧张。背景音乐可能是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代宫廷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欧洲的宫廷,也有类似的区分,如“court”(宫廷)和“chancellery”(大臣厅),但具体的功能和结构可能有所不同。
“外廷”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学术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的知识储备,提高我的学术表达能力。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廷】
(形声。从廴,壬(tíng)声。廴(yǐn),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廷,朝中也。 、 《楚辞·王逸·九思逢尤》-虎兕争兮于廷中。 、 《汉书·陆逵传》-游汉廷公卿间。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 、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廷中皆大笑。
【组词】
廷臣、 廷吏、 廷推、 廷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