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8:41
“孝睦”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孝”和“睦”。
结合起来,“孝睦”强调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睦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儒家思想强调“孝”为百行之首,而“睦”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
“孝睦”这个词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家庭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看到家庭成员之间通过孝顺和和睦相处来维护家庭关系,这种行为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也为社会带来了正能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孝睦之家,春风常驻,爱如细雨,润物无声。”
在西方文化中,虽然也有类似的价值观,如对父母的尊重和家庭和谐,但“孝睦”这个词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是独特的,反映了东方文化中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孝睦”这个词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是个人品德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尽管家庭结构和价值观有所变化,孝睦的核心意义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1.
【孝】
(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 、 《墨子经》-孝利亲也。 、 《贾子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 、 《周书·谥法》-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 《礼记·祭义》-众之本教曰孝。 、 《孝经》-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 《国语·周语》-孝,文之本也。 、 《左传·文公二年》-孝,礼之始也。 、 《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 、 《诗·鲁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 《孟子·梁惠王上》-孝悌之义。 、 《旧唐书》-性婉顺有容德,事父母以孝闻。
【组词】
孝弟、 孝慈、 孝养
2.
【睦】
(形声。从目,坴(lù)声。本义:和好,亲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睦,目顺也。 、 《礼记·礼运》。注:“皆训亲。”-讲信修睦。 、 《礼记·坊记》-睦于父母之堂。 、 《孟子》-则百姓亲睦。 、 《书·尧典》-九族既睦。
【组词】
睦友、 睦睦、 睦亲、 睦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