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6:27
平均工资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所有员工的工资总额除以员工总人数所得的数值。它是一个统计指标,用于衡量一个群体或地区的工资水平。
平均工资一词源于统计学中的“平均值”概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逐渐成为衡量工资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平均工资的意义和影响各不相同。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平均工资较高,而在一些发展**家,平均工资相对较低。
平均工资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收入不平等、生活成本和就业机会的思考。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公平的期待。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了解不同行业的平均工资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职业选择。例如,如果某行业的平均工资较高,可能会吸引更多人投身该行业。
在诗歌中,可以将平均工资融入对社会现实的描绘:
城市的灯火辉煌, 平均工资的数字, 映照着人们的梦想与现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张展示不同行业平均工资的图表,通过视觉直观地展示工资差异。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歌曲,如《We Are the World》,来表达对平均工资背后社会问题的关注。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平均工资的概念和使用大致相同,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average salary”或“mean wage”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平均工资是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它不仅反映了经济状况,也影响着人们的职业选择和生活规划。通过对平均工资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并在个人和职业发展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均,平也。 、 《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 、 《周礼·序官·均人》-土均。 、 《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 、 《论语·季氏》-而患不均。 、 、 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霜露所均。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
【组词】
均壹、 均浃、 均人、 均徧、 均辨、 均平、 均遍、 均种
3.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4.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