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3:20
词汇“损弃”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损”和“弃”。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损弃”进行深入分析。
“损弃”的字面意思是损坏或丢弃,通常指因为损坏、无用或不再需要而抛弃某物。基本含义是放弃或丢弃不再有用或已经损坏的东西。
“损”字古已有之,意为损坏、减少;“弃”字意为放弃、抛弃。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损弃”这个词汇,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社会背景下,“损弃”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废物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思考。
“损弃”可能引起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放弃和失去。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象征着解脱或新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损弃旧家具或电子产品的情况,这涉及到如何处理这些物品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损弃”用于描述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岁月如梭,损弃了青春的容颜,
留下了沧桑的痕迹,在心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堆被损弃的物品,如旧家具、电子垃圾等,这些图像可能引起对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的思考。
在英语中,“损弃”可以对应“discard”或“dispose of”,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相似的使用情况。
“损弃”是一个描述放弃或丢弃行为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更环保的选择。
1.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引证】
《说文》-损,减也。 、 《墨子经》-损偏去也。 、 《易·系辞》-损德之脩也。 、 《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组词】
损年、 损膳、 损薄、 损夺、 损减
2.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