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3:28
损友:指那些表面上看似朋友,但实际上却经常给对方带来负面影响或伤害的人。这个词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种朋友的行为或态度是有害的。
损友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损”和“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损”通常指损害或减少,而“友”指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那些带来负面影响的朋友。
在**文化中,强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损友的概念与这种观念相呼应,强调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损友的概念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人际关系的追求。
损友这个词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负面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引起警惕或担忧的情感反应。它提醒人们在交友时要谨慎,避免被不良影响所困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损友,他总是带我去参加一些不健康的活动,后来我意识到这种关系对我的成长不利,便逐渐疏远了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损友”:
在人生的旅途中,
损友如暗影随行,
明智的选择,
是远离那负面的声音。
损友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画面,比如一群人在昏暗的角落里密谋坏事。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不和谐的声音。
在英语中,损友可以对应为“toxic friend”或“bad influence”,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用来描述那些带来负面影响的朋友。
损友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谨慎选择朋友,避免不良影响。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引证】
《说文》-损,减也。 、 《墨子经》-损偏去也。 、 《易·系辞》-损德之脩也。 、 《易·杂卦》-损益,盛衰之始也。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组词】
损年、 损膳、 损薄、 损夺、 损减
2.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