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34
“户均”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户”和“均”两个字组成。其中,“户”通常指家庭或住户,而“均”意味着平均。因此,“户均”的字面意思是“每户平均”,常用于统计数据中,表示将总量平均分配到每一户的结果。
在不同语境下,“户均”的使用有所不同:
“户均”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户”和“均”在汉语中都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户均”这一概念在统计学和社会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衡量社会福利和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由于人口众多,家庭结构多样,“户均”这一概念在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政府在制定住房政策、教育资源分配时,会考虑户均数据。
“户均”这一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在讨论社会问题时,人们可能会用“户均”来强调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社区会议上听到关于“户均用水量”的讨论,这帮助居民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促进了社区的环保意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户均一缕阳光,温暖每个角落。”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社区的每户人家门前都有一棵树,树上挂着相同数量的果实,这象征着“户均”的公平分配。
在英语中,“户均”可以翻译为“per household”,在不同文化中,这一概念都用于衡量和比较家庭或住户的平均状况。
“户均”是一个重要的统计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家庭、住户相关的数据和现象。
1.
【户】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户,半门曰户。 、 《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 《易·丰》-窥其户。 、 《仪礼·聘礼》-设于户西。 、 《礼记·礼器》-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 《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 、 晋·干宝《搜神记》-出户望南山。 、 、 明·魏禧《大铁椎传》-窗户皆闭。
【组词】
户下、 户牡、 户门、 户钥
2.
【均】
(形声。从土,匀声。“匀”亦兼表字义。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本义:均匀;公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均,平也。 、 《周礼·小司徒》-乃均土地。 、 《周礼·序官·均人》-土均。 、 《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 、 《论语·季氏》-而患不均。 、 、 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霜露所均。 、 清·方苞《狱中杂记》-有无不均。
【组词】
均壹、 均浃、 均人、 均徧、 均辨、 均平、 均遍、 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