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0:11
词汇“片语只辞”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片”、“语”、“只”、“辞”。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片语只辞”字面意思是指零星的、片段的话语或文字。基本含义是指简短的、不完整的言辞或文字表达,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或写作时内容不全面、不深入。
“片语只辞”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用来形容言辞的简短和不完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言辞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被视为重要的交流原则。因此,“片语只辞”常常带有贬义,暗示说话或写作的不充分。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不完整、不充分的感觉,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或不满足。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一种期待更多信息或深入了解的愿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片语只辞”来形容某人在讨论重要话题时不够详细或深入,导致交流效果不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片语只辞,心事难言,
字字句句,皆是片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些零散的文字片段散落在纸上,给人一种不连贯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断断续续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agmented speech”或“disjointed conversation”,用来形容类似的情境。
“片语只辞”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用来形容言辞的不完整性和不充分性,具有一定的贬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言辞。
1.
【片】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组词】
唱片儿、 画片儿、 相片儿、 影片儿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
3.
【只】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引证】
《诗·鄘风·柏舟》-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4.
【辞】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辞,讼也。 、 《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善于辞案条教。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