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9:48
词汇“掉点儿”在汉语中是一个口语化的表达,通常用于描述某物或某人失去了一部分,或者数量上有所减少。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掉点儿”字面意思是指某物掉落了一些,或者数量上有所减少。在日常生活中,它常用来形容物品的减少,如食物、水分、金钱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体力、精神状态等的下降。
“掉点儿”这个词汇来源于日常口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变化的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和健康方面。它也体现了人们对细节的关注和语言的生动性。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与损失或下降有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采取措施来弥补或改善当前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这个词汇,比如在讨论财务状况时,“这个月的开支掉点儿了”,或者在谈论健康时,“我感觉自己的体力掉点儿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光掉点儿,月儿弯弯,照亮归途。”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物品从高处掉落的画面,或者听到物品掉落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op a bit”或“lose a little”,但它们在语境和用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掉点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非常实用,它简洁地表达了数量或状态的减少。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1.
【掉】
(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掉,摇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未折,尾大不掉。
【组词】
掉尾巴;掉荡、 掉眩、 掉擘、 掉舌、 掉嘴弄舌、 掉栗
2. 【点】 收拾;贿赂。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