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0:19
词汇“勿论”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勿论”字面意思为“不要讨论”或“不考虑”。它通常用来表示在某种情况下,某个话题或因素不被纳入考虑范围。
“勿论”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勿”表示否定,“论”表示讨论或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勿论”可能与“中庸之道”有关,强调在某些情况下不应过度关注或讨论某些话题,以保持平衡和和谐。
“勿论”给人一种冷静和理性的感觉,它暗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轻易被情感或偏见所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制定计划或决策时使用“勿论”来排除一些不相关的干扰因素,以确保决策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勿论世事纷扰,心静如水,波澜不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平静的湖面,没有任何波澜,象征着“勿论”所带来的冷静和超然。
在英语中,“勿论”可以对应为“regardless”或“irrespective”,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使用方式。
“勿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帮助我们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晰和理性的思考。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1.
【勿】
(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州里’当作‘士大夫’。”-勿,州里所建旗,…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
不。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勿予。 、 《孟子·告子上》-贤者能勿丧。 、 宋·苏洵《六国论》-齐人勿附于秦。 、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