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3:09
失掉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失去或丢失某物。基本含义包括物品的遗失、机会的错过、关系的断裂等。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失掉”常用来表达深刻的情感损失,如爱情的失去、亲情的断裂等。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失掉”可能用于描述简单的物品遗失,如“我失掉了我的钱包”。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保险领域,“失掉”可能指财产的损失或遗失,需要进行赔偿或申报。
同义词:失去、丢失、遗失 反义词:获得、找到、保持
“失掉”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失”和“掉”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失”已有失去的意思,“掉”则有脱落、消失的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失掉”这一词汇。
在中华文化中,“失掉”常常与遗憾、悲伤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失去的恐惧和对拥有的珍惜。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经济损失、人际关系的断裂等。
“失掉”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失落和遗憾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失去重要物品或机会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不小心失掉了重要的纪念品,那种失落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时光的长河里,我失掉了你,如同失掉了星辰的光辉。”
视觉上,“失掉”可能让人联想到空荡的房间、遗失的物品;听觉上,可能是寂静无声,或是失物招领的广播。
在英语中,“失掉”可以对应为“lose”或“miss”,但“lose”更侧重于失去,而“miss”则更多用于错过。
“失掉”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品的遗失,也触及了情感和机会的损失。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失掉”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掉】
(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掉,摇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未折,尾大不掉。
【组词】
掉尾巴;掉荡、 掉眩、 掉擘、 掉舌、 掉嘴弄舌、 掉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