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2:00
“热捧”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给予极高的评价和追捧,通常带有强烈的积极情感色彩。它描述的是一种集体或个人的热情支持行为,常常用于形容公众对明星、产品、**或观点的极度推崇。
在文学作品中,“热捧”可以用来形容读者对某部作品的喜爱和推崇,如“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读者们的热捧。”在口语中,这个词常用于日常交流,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赞赏,如“他的新歌一发布就受到了粉丝的热捧。”在专业领域,如市场营销,“热捧”可以指消费者对某产品的追捧,如“这款新手机在市场上受到了热捧。”
同义词:追捧、推崇、赞誉、喜爱 反义词:冷落、忽视、贬低、反感
同义词中,“追捧”和“热捧”最为接近,都强调了积极的支持和推崇;“推崇”则更多用于对某人品质或成就的高度评价;“赞誉”和“喜爱”则分别强调了赞扬和个人的喜好。反义词中,“冷落”和“忽视”表达了缺乏关注或支持,“贬低”和“反感”则强调了负面的评价和情感。
“热捧”一词的形成可能受到了“热”和“捧”两个字的组合影响。在汉语中,“热”常用来形容情感的强烈,如“热情”、“热爱”;“捧”则有双手托举、支持的含义,如“捧场”、“捧读”。这两个字的结合,形象地表达了强烈的支持和推崇。
在当代社会,“热捧”一词常用于描述公众对流行文化、娱乐明星、新兴科技产品等的追捧。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对新鲜事物和成功人士的崇拜心理,也体现了媒体和市场营销对公众情绪的引导作用。
“热捧”一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热情、活力和成功。在使用这个词汇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正面的情绪,因为它代表了被认可和受欢迎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们对某款新推出的电子产品的“热捧”,他们争相购买,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使用体验,这种现象让我感受到了科技产品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热捧”:
星光璀璨夜未央,
歌者声声入梦乡。
热捧如潮涌不息,
心随旋律共飞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举着荧光棒,热情地为舞台上的表演者欢呼;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流行歌曲在播放时,听众随着节奏摇摆,表达对歌曲的热爱。
在英语中,“热捧”可以对应“rave reviews”或“enthusiastic suppor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度赞赏和支持。
通过对“热捧”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社会文化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一词汇,以准确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捧】
(形声。从手,奉声。本义:两手承托。古多作“奉”)。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捧,两手承也。 、 《穆天子传》。注:“捧,两手持也。”-捧馈而哭。 、 《后汉书·朱浮传》-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 、 晋·干宝《搜神记》-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组词】
捧戴、 捧脚、 捧檄、 捧头鼠窜、 捧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