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5:54
词汇“热旱”是一个描述气候现象的复合词,由“热”和“旱”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热旱”进行分析:
“热旱”字面意思是指高温和干旱的气候条件。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地区长时间缺乏降水且气温异常高的天气状况。
“热”字源自古代汉语,意指温度高;“旱”字同样古老,意指缺乏降水。这两个字组合成“热旱”,描述了一种极端的气候状态。
在许多农业社会中,热旱被视为一种灾难,因为它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在某些文化中,热旱可能与神话或**信仰相关联,被认为是神灵的不满或惩罚。
提到“热旱”,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炎热、口渴、枯萎的植物和艰难的生活条件。这种词汇往往带有负面情感,因为它代表了困难和挑战。
在个人经历中,热旱可能与某个具体的**或记忆相关,比如某次旅行中遇到的极端天气,或是家乡历史上的一次严重干旱。
在诗歌中,“热旱”可以用来创造一种压抑和渴望的氛围:
烈日炙烤着大地,
热旱如魔爪般蔓延,
每一寸土地都在呼唤,
那久违的甘霖。
视觉上,热旱可能让人联想到枯黄的草地、干裂的土地和无精打采的动植物。听觉上,可能是一片寂静,只有偶尔的风声和远处的水滴声。
在不同文化中,“热旱”可能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在描述和应对策略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沙漠文化中,人们可能更擅长应对热旱条件。
“热旱”是一个描述极端气候现象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然环境中的挑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对复杂现象的描述能力。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旱】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旱,不雨也。 、 《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虫虫。 、 《谷梁传·僖公十一年》-不得雨曰旱。 、 《墨子·七患》-二谷不收谓之旱。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三千里之旱。 、
【组词】
旱涝、 旱云、 旱亢、 旱苗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