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5:53
热昏: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地区的俚语。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因高温而导致的昏厥或意识不清。
由于“热昏”不是一个标准普通话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一些方言或地区俚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人在极端高温下感到的不适或意识模糊的状态。
由于“热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热”和“昏”两个字组合而成的,用来描述因高温而导致的意识丧失或模糊。
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夏季高温频繁的地区,人们可能更熟悉这个词汇,因为它与当地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炎热的夏天、汗水、不适和疲惫。它可能引起一种烦躁或不安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可能会遇到因热昏而感到不适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热昏”来描绘夏日酷热的场景:
烈日炙烤着大地, 汗水如雨下, 热昏的灵魂在呼唤, 一丝凉风的救赎。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烈日下的干裂土地、汗水滴落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蝉鸣和人们因炎热而发出的叹息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因高温而导致的身体不适或意识模糊,例如英语中的“heatstroke”(中暑)。
“热昏”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能够形象地描述因高温而导致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特定环境下的感受。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