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1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14:36
词汇“[外箓]”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外箓”可以理解为“外部的记录”或“外部的记载”。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文献或特定的专业领域,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
“外箓”字面意思是指外部的记录或记载。其中,“外”指的是外部,与“内”相对;“箓”通常指记录、记载。
由于“外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古代文献、历史记录或特定的专业领域(如古代官方文献、历史学研究)中有所提及。
由于“外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以下是一个假设的例句:
“外箓”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官方文献记录有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在古代,官方文献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外箓”可能在那个时代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但在现代,这个词汇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性。
由于“外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更多地与古代文献和历史记录相关联。
由于“外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由于“外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可能会显得有些生硬。例如:
由于“外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外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非常有限。
“外箓”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受到很大限制。在现代汉语中,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并不常见。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籀,读书也。 、 《春秋传》。按,今本《左传》凡卦兆之词皆以繇为之。-卜籀云。 、 章炳麟《检论·订孔下》-重籀《论语》诸书。 、 清·龚自珍《知归子赞》-睲河海之行、帝王、妃后、臣宰、农工、徒隶之法,无不籀也。
【组词】
籀读、 籀书
抽取;引出。 同: 抽
【引证】
唐·李俨《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序-挥兔豪而匪固,籀鱼网而终灭。
【组词】
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