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3:52
受训: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接受训练或教育,通常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技能、知识或行为上的学*和提升过程。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受训”可能用来描述主角在成长过程中的学*和磨练,如“他在军队中受训多年,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官。”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受训”可能简单地指接受某种形式的培训,如“我下周要去参加一个急救受训课程。”
专业领域: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军事、医疗等,“受训”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的系统学*和实践,如“这位医生在心脏外科领域受训多年。”
同义词:培训、教育、学*、锻炼
反义词:教授、指导、训练、培养
“受训”一词源于汉语,由“受”和“训”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训”多指教诲、教导,而“受”则是接受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训”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形式的学*和训练过程。
在**文化中,“受训”常常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社会普遍认为通过系统的受训可以提升个人的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受训”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它让我联想到个人通过努力学*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编程受训课程,这对我后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诗歌: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受训, 如同航海者,扬帆远行。 每一行代码,每一页书, 都是我成长的足迹。
视觉:想象一个学生在教室里认真听讲,或者一个**员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这些都是“受训”的视觉联想。
听觉:听到教练的指导声,或者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声,这些都是“受训”的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受训”可以对应为“training”或“education”,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受训”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学和提升的过程,也反映了个人和社会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视。通过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个词汇,我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学*经历和职业发展。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训】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训,说教也。 、 《书·顾命》-大训。 、 《左传·文公六年》-告之训典。 、 《国语·晋语》。注:“教也。”-是为明训。 、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张溥《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训俭示康。
【组词】
训蒙、 训蒙教授、 训人、 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