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5:01
词汇“[丕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且在标准的汉语词典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我将基于“丕”和“训”两个字的含义来尝试分析这个组合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结合这两个字,“丕训”可能指的是一种重大的、重要的教诲或指导。
由于“丕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用来强调某种重要的教诲或指导。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下。
“丕”字源自古代汉语,而“训”字也是一个古老的词汇,两者结合的“丕训”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
在古代,君王或的教诲往往被视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因此“丕训”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使用,用以强调其重要性和权威性。
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联想到传统、权威和历史的沉淀。
由于“丕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中,可以将“丕训”用于描述某种古老而重要的智慧或教诲,例如在历史小说或哲学论述中。
由于这个词的古雅性质,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书法、古琴音乐或古代宫廷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great teaching”或“profound instruction”。
“丕训”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深度和多样性,尽管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会使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语境中,它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
【丕】
(形声。从一,不声。本义: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丕,大也。 、 《汉书·匡衡传》-未丕扬先帝之盛功。 、 《后汉书·耿秉传》-太医令吉丕。 、 《左传·昭公三年》-昧旦丕显。 、 《书·大诰》-弼我丕丕基。
【组词】
丕变、 丕训、 丕烈、 丕业、 丕绩、 丕显、 丕丕基
2.
【训】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训,说教也。 、 《书·顾命》-大训。 、 《左传·文公六年》-告之训典。 、 《国语·晋语》。注:“教也。”-是为明训。 、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张溥《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训俭示康。
【组词】
训蒙、 训蒙教授、 训人、 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