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0:59
受苦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遭受痛苦或苦难。它通常指的是在身体或精神上经历不愉快或痛苦的经历。
“受苦”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受苦”常常与忍耐和坚韧的品质联系在一起。在文化中,受苦被视为修行的一部分,是达到解脱的必经之路。
“受苦”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痛苦、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可能激发同情和帮助他人的愿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家人因为疾病而受苦,这段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健康,并学会了同情和帮助他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受苦”:
在风雨中受苦的树,
依然挺立,不言放弃。
看到“受苦”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描绘战争或灾难的画面,或者是悲伤的音乐旋律。
在英语中,“受苦”可以对应为“suffer”或“endure pain”。不同文化对受苦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苦难的共同理解。
“受苦”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深度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同情他人的经历,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生活中的幸福时刻。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苦】
粗劣 同: 盬
【组词】
苦盐、 苦功、 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