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1:50
“挑挑剔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过分挑剔,对事物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对细节过于关注,难以满足的人或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挑挑剔剔”常用来描绘那些性格苛刻、难以取悦的角色,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日常对话,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或批评。在专业领域,如设计、工程等,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强调对质量的高标准要求。
“挑挑剔剔”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挑剔”一词重复而成,强调了挑剔的程度。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反映了社会对细节关注度的提高。
在**文化中,“挑挑剔剔”有时被视为一种负面的品质,因为它可能阻碍人际关系的和谐。然而,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医疗、航空等,这种挑剔的态度被视为必要的职业素养。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不满足、抱怨和批评相关联。在表达时,使用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感觉到说话者的不耐烦或不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对工作要求极高的同事,他对每一个细节都挑挑剔剔,虽然这确保了工作的高质量,但也增加了团队的紧张气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细缝里挑挑剔剔,寻找那不完美的完美。”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个人皱着眉头,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不断的批评声和不满的叹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itpicking”或“being overly critica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挑挑剔剔”这个词汇在描述过分关注细节的行为时非常有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给人带来负面印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细微差别和恰当使用,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我不喜欢~。
1.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
2.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
3.
【剔】
(形声。从刀,易声。本义:分解骨肉,把肉刮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即为鬄之或体。-剔,解骨也。 、 《通俗文》-去骨曰剔。
【组词】
剔股;剔肉;剔骨头
4.
【剔】
(形声。从刀,易声。本义:分解骨肉,把肉刮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即为鬄之或体。-剔,解骨也。 、 《通俗文》-去骨曰剔。
【组词】
剔股;剔肉;剔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