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2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23:17
出挑(chū tiā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从众多事物中突出或脱颖而出。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物在同类中显得特别突出,与众不同,通常带有积极评价的意味。
“出挑”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出”(出现、突出)和“挑”(挑选、突出)两个字组成,形象地表达了从众多中脱颖而出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较高,且含义相对固定。
在**文化中,“出挑”常与个人成就、才华或外貌的出众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于个性和独特性的重视。
“出挑”一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成功、优秀和引人注目。它鼓励人们追求卓越,与众不同。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某人在团队或社交场合中出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经历强化了对“出挑”一词的理解和应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繁星点点的夜空,唯有一颗星出挑,照亮了旅人的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在人群中穿着鲜艳服装的人,或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一段旋律在众多音符中出挑,引人注目。
在英语中,“stand out”或“outstanding”可以对应“出挑”,都表达了在众多中突出的意思。
“出挑”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外在特征,也反映了内在的价值和品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出挑”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