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7:33
“一条扁担两头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用扁担挑着两头的重物。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承担两方面的责任或负担,或者形容一个人同时处理两件或多件事情。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观,源自于**农村生活中常见的扁担挑物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形容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承担多重责任的情况。
在**文化中,勤劳和责任感是被高度推崇的品质。因此,“一条扁担两头挑”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这个成语给人以勤劳、负责和坚韧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默默承担重任、不辞辛劳的人,激发人们对这些品质的尊重和敬佩。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个项目,感觉自己就像一条扁担两头挑。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和欣赏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承担多重责任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晨曦微露,他肩挑日月, 一条扁担两头挑, 岁月悠悠,不负韶华。
想象一个农民在清晨的田野上,用扁担挑着两桶水,这个画面给人以勤劳和朴实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扁担在肩膀上轻轻摇晃的声音,以及清晨鸟儿的鸣叫。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aring two hats”,意指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角色或责任。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含义。
“一条扁担两头挑”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文化内涵。它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勤劳和责任感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3.
【扁】
小。
【引证】
《汉书·货殖传》-乃乘扁舟。
【组词】
扁扁、 扁乘
4.
【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引证】
《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负担荷以丈尺兮。 、 宋·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组词】
挑担;担仗、 担头、 货郎担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引证】
李颀《别梁鍠》-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5.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6.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7.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