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7:43
“挑担子”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用肩膀挑起重物,通常是用扁担两端挂着物品的方式。在基本含义上,它描述了一种搬运重物的具体动作。
在文学中,“挑担子”可能被用来描绘劳动人民的辛勤生活,如在鲁迅的作品中常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比喻承担责任或任务,如“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专业领域,如物流或农业,这个词汇则保持其字面意义,描述具体的搬运工作。
同义词:承担、肩负、背负 反义词:推卸、逃避
同义词“承担”和“肩负”在比喻意义上与“挑担子”相似,都指接受并处理责任或任务。反义词“推卸”和“逃避”则表示拒绝承担责任。
“挑担子”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农业社会,当时人们用扁担和筐子搬运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字面意义逐渐扩展到比喻意义,用来描述承担责任的行为。
在**文化中,“挑担子”常常与勤劳、坚韧的劳动人民形象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同情,联想到了那些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普通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乡村旅行时看到过农民挑担子的情景,那是一种简单而又艰辛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他挑起了生活的担子,一步一印,坚定而从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农民在晨光中挑着沉重的担子走在乡间小路上。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扁担与肩膀摩擦的声音,以及脚步踏在泥土上的沉闷声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rrying a load”或“shouldering the burden”,虽然字面意义不同,但比喻意义相似。
“挑担子”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动作,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理解和尊重那些辛勤工作的人们,并在必要时勇于承担责任。
1.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
2.
【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引证】
《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负担荷以丈尺兮。 、 宋·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组词】
挑担;担仗、 担头、 货郎担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引证】
李颀《别梁鍠》-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